维尼
一代宗师

[纯净版] 什么是3D显示技术?

-->

  在“3D”里面的“D”,是英文单词Dimension(线度、维)的首字母,3D指的就是三维空间。与普通2D画面显示相比,3D技术可以使画面变得立体逼真,图像不再局限于屏幕的平面上,仿佛能够走出屏幕外面,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尽管3D显示技术分类繁多,不过最基本的原理是相似的,就是利用人眼左右分别接收不同画面,然后大脑经过对图像信息进行叠加重生,构成一个具有前-后、上-下、左-右、远-近等立体方向效果的影像。


3D呈像原理

3D技术分类

  3D显示技术可以分为眼镜式和裸眼式两大类。裸眼3D目前主要用于公用商务场合,将来还会应用到手机等便携式设备上,本文在此不多进行介绍。而在家用消费领域,无论是显示器、投影机或者电视,现在都是需要配合3D眼镜使用。

  你知道目前主流的眼镜式3D技术有哪些吗?

  在眼镜式3D技术中,我们又可以细分出三种主要的类型:色差式、偏光式和主动快门式,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色分法、光分法和时分法。
色差式3D技术

  色差式3D技术,英文为Anaglyphic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动式红-蓝(或者红-绿、红-青)滤色3D眼镜。这种技术历史最为悠久,成像原理简单,实现成本相当低廉,眼镜成本仅为几块钱,但是3D画面效果也是最差的。


红-青色差式3D眼镜

  色差式3D先由旋转的滤光轮分出光谱信息,使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进行画面滤光,使得一个图片能产生出两幅图像,人的每只眼睛都看见不同的图像。这样的方法容易使画面边缘产生偏色。


色差式3D画面用裸眼观看时的效果

偏光式3D技术

  偏光式3D技术也叫偏振式3D技术,英文为Polarization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动式偏光眼镜。偏光式3D技术的图像效果比色差式好,而且眼镜成本也不算太高,目前比较多电影院采用的也是该类技术,不过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要求较高。


RealD公司的偏光式3D眼镜

  偏光式3D是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的,先通过把图像分为垂直向偏振光和水平向偏振光两组画面,然后3D眼镜左右分别采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镜片,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


偏光式3D技术原理


偏光式3D眼镜,同向镜片叠加,透光率明显下降


偏光式3D眼镜,相互垂直方向的镜片叠加,完全不透光

  目前在偏光式3D系统中,市场中较为主流的有RealD 3D、MasterImage 3D、杜比3D三种,RealD 3D技术市占率最高,且不受面板类型的影响,可以使任何支持3D功能的电视还原出3D影像。不过这种技术会使画面分辨率减半,很难实现真正的全高清3D影像,而且画面亮度也会被大大降低。在液晶电视上,应用偏光式3D技术要求电视具备240Hz以上刷新率。
主动快门式3D技术

  主动快门式3D技术,英文为Active Shutter 3D,配合主动式快门3D眼镜使用。这种3D技术在电视和投影机上面应用得最为广泛,资源相对较多,而且图像效果出色,受到很多厂商推崇和采用,不过其匹配的3D眼镜价格较高。

  主动快门式3D主要是通过提高画面的刷新率来实现3D效果的,通过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成对应左眼和右眼的两组画面,连续交错显示出来,同时红外信号发射器将同步控制快门式3D眼镜的左右镜片开关,使左、右双眼能够在正确的时刻看到相应画面。这项技术能够保持画面的原始分辨率,很轻松地让用户享受到真正的全高清3D效果,而且不会造成画面亮度降低。


主动快门式3D的信号同步发射器

  一般情况下,3D液晶电视屏幕刷新频率必须达到120Hz以上,也就是让左、右眼均接收到频率在60Hz以上的图像,才能保证用户看到连续而不闪烁的3D图像效果。目前,包括三星、松下、创维等品牌推出的3D电视,都是采用主动快门式3D技术。

2 个附件 售价 大小 下载 时间

01.jpg 0 金币 29.66K 471 次 2012-10-10

02.jpg 0 金币 24.89K 270 次 2012-10-10

03.jpg 0 金币 65.84K 249 次 2012-10-10

04.jpg 0 金币 42.32K 249 次 2012-10-10

05.jpg 0 金币 14.97K 298 次 2012-10-10

06.jpg 0 金币 34.93K 214 次 2012-10-10

07.jpg 0 金币 29.41K 193 次 2012-10-10

08.jpg 0 金币 22.86K 228 次 2012-10-10

#1楼
发帖时间:2012-10-10 19:12:29   |   回复数:0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