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尼
一代宗师

[纯净版] 3D技术入门

-->

3D技术入门

<个人免责声明>

- 以下相关技术属基础入门讨论, 本人不能保证所有数据之真确性
-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 有兴趣者建议向个别专业人仕咨询请教, 本人不会负责因任何失误内容之导致之损失索赔
- 此文首发於立体中国, 但并不代表立体中国之立场, 唯所有转载必须标明原出处
- 所有D友请大方指点错处, 以达致更高水平之技术文能贡献新手

<索引>

A. 3D 电视机
B. 3D 视讯相关讨论
C. HDMI相关讨论
D. 蓝光原盘和蓝光播放机相关讨论
E. 视频参数相关讨论
F. 高端音频与连接相关讨论
G. 3D外挂字幕 3D-Subtitler应用与微调教学
H. MKVToolnix简介

A. 3D 电视机

a. 裸眼 - 不用载眼镜看3D, 可是成本很高
b. 主动/快门 - 可同步显现两层1920x1080影像, 真正全高清3D, 缺点是眼镜要充电又贵而且会闪,  而且需通过电视收发红外线讯号.
c. 被动式/不闪/偏光 - 也是所谓电影院3D, 3D画面实际大概只有576i (约主动分辨之四份之一), 但3D效果比较明显, 采用一般电影院用廉价不闪3D眼镜(不用充电又轻)就可以, 时间看长了也不会太累, 兼且电视机成本比主动式低~15%.

市面上屏幕其实大部份并非真正LED (有都比较贵). 一般都是 Plasma(等里子) / LCD / 背光 LED (LED 背灯)

个人建议: 大电视多人看还是被动式/不闪为好, 此外随着电影越见质高, 要留意买32”~47”要有100Hz~200Hz, 55”要有200Hz以上才能比较保证达到画面顺畅.

B. 3D 视讯有分多种:

a. 原盘(蓝光碟)视频: 可理解为两层(1920x1080)影像通过 高速HDMI 1.3b(或以上) 传送到3D电视.
b. 上下/左右全宽: 可理解为把原盘视频分离成两层视讯”单一档”, 基本上档案大, 大部份电视不支援, 只能通过3D投影机 或 HDPC(用特定程式)展现在3D电视.
c. 上下/左右半宽: 可理解为把原盘视频分离成一层视讯”单一档”, 所有HDMI 1.3b都支援, 因为分离成左右/上下画面合起来才一层 1920x1080 视讯, 所以大部份3D电视和HDPC都可以支援, 为

目前最常见的3D软视频档以半宽为主, 容量也比上面为小. (如果版友在外国网站找这类资源, 一般有“Side by Side” / “Half by Half ” 等字眼

个人建议: 用HDPC连3D电视很方便! 如果用U盘, 以我Sony为例, 只支援Fat 32 (单档不能>4Gb), 很多格式也不支援, 但如果是MP4, 她可自动辨认为3D讯号. 其他品牌电视也有类似情况, 总有一些软视频档不支援.

C. 什麽是高速HDMI 1.3b? HDMI1.4, 2k / 4k, 3D.... 又是什麽?

<定义>:
Frame Size = Pixel = 分辨率... 1080 x 1920, 注意 1920 x 1080p 只代表"分辨率", 不代表一定是 1080p, 也可能是 1080i
Frame Rate = 帧率 ~ 每秒的画面频率
Bit Rate = 比特率 ~ 每秒钟用来媒体资料的bit数, 单位是 bps (bit per second)
Compression Rate = 压缩率 ~ 压缩之後对比之前节省了多少bit的百份比
File Size = 档大小, 单位是 B (Byte)

<高速HDMI ~ 10.2Gbps 代表什麽?>

首先, 我们要知道一些基本概念... 平日看电影(已解压及通过HDMI输出到电视)的数据: 1080p的帧率对于N制是30(29.970),PAL是25,电影是24(23.976)

一套1080p 的 2D 蓝光片电影,
Frame Size = 1080 x 1920 = 2,073,600
Frame Rate 帧率 = 24 (24Hz)
颜色 = 3原色 x 8 bit = 24 bit

其每秒流通数据量为: 2,073,600 x 24 x 24 = 1,194,393,600 bits = 1140 Mbps (1140 Mega bit per second)

加上音轨, 例如LPCM 5.1声道 (24bit/96kHz), "5.1就算成 6 声道", 其数据量为: 24 x 96k x 6 = 13.5 Mbps

3D 基本上理解为2 层1080p 影像, 一套1080p 的3D电影, 以24Hz为例, 其数据流量为: 1140 Mb x 2 = 2280 Mbps,

再加上 Deep Colour, X.V. Coulor, 或更复杂的 DTS-HD Master, Dolby True HD.... 等也占大量数据流量, 由于HDMI 线的品质成欵, 效果必须再打个折, 所以看原盘全寛1080p一般建议预松一点, 起码用高速HDMI"10.2 Gbps".



1.4 版本主要加了 Audio Return Channel ARC (音频回流), 另外还有一种HDMI 是 with Ethernet (加供乙太网用), 而2k / 4k 所说的是针对Frame Size (Pixel),

2k: 1920 x 1080, 1080p ~ 全高淸
4k: 3840 ~ 4096 x 2160, 2160p ~ 超高淸 (QFHD: Quad Full High Definition)

从以上可看到 4k 占用数据大概是 2k 的四倍, 是3D的两倍.

<如果每秒几个Gb, 一片50GB 蓝光片子不就装不到廿分钟的片?>

这是个有趣问题, 需知道视档一定会采用压缩方法, compression rate 是用来表示你的媒体资料的压缩成效. 编码如 h.264 / mp4 / mpeg 2 等大大压缩了原档大小. 例如低解像的VCD采用 MPEG1,Dvd则采用 MPEG2,数码广播等用MPEG4/ H.264等.

大部份压缩是以固定比特率fixed bit rate去编写,

以VCD质素为例 ~ bitrate定为1.2Mbps, 那代表每秒钟声加画约150k Byte, 所以一分钟约9MB, 70分钟为630MB, 就差不多刚好一张CD-R.
以高清质素为例 ~ bitrate定为12Mbps, 那代表每秒钟声加画约1500k Byte, 所以一分钟约90MB, 90分钟约为 8GB, 就差不多刚好一张DVD-9.

D. 蓝光原盘有分吗? 有必要买一台3D蓝光播放机吗?

蓝光原盘除了高清及3D高容量视讯外, 还包括高容量音讯如 DTSHD/Dolby True HD (详见下面"F"). 如阁下已配备/将潻置音响作看片, 一个带高端音轨的软视频随时上个30Gb, 还需要高端音效卡解读, 买一台蓝光播放机通过高速HDMI 传送到3D电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市面上外国品牌机大多可用两三年以上, 本人是用 Sony BDP-S485, 香港行货 (马来西亚造) 可读大部份档, 兼容廉价盘 (中国行货不能看廉价盘及香港正版). 约港币壹千头.

注意: 正版蓝光/蓝光机有区码 Region Code 之分 (廉价盘在刻盘时把锁码删掉所以大都是全区):
Region A: 香港/美国/日本等
Region B: 欧洲为主
Region C: 中国/俄罗斯等

E. 视频要看那里才知道相关资料? 对实际看有影响吗? 视频参数要看什麽?

常看见视频(2D和3D半宽都差不多)附加介绍了一堆技术性数据, 作为一个观众, 本人只留意其中几项重点

举例: (以下内容可以在视频看到, 有此电影也会有以下资讯供下载者先了解)

--------------------------------------------------------------------------------
RELEASE.NAME...: XXXXX.2011.BluRay.1080p.x264 >>> 视频名称(初步相信是1080p)
RELEASE.TIME...: Mon Mar 12 16:19:59 2012 >>> 视频日期(不用理)
IMDB.LINK......: http://www.imdb.com  >>> IMDB 评分连结(不用理)
IMDB.RATE......: >>> IMDB 评分(不用理)
GENRE...........: >>> 影片种类如演唱会(不用理)
SUBTITLES.......: N/A >>> 字幕
RUN.TIME.......: 160 mins 10 seconds >>> 又叫Duration, 视频总长
SIZE...........: 10.0 GiB >>> 档总大小
CONTAINER......: mkv >>> 档类型
VIDEO..........: AVC
FRAME.RATE.....: 23.976 fps >>> 帧率, 这个高画面才流畅, 以电影来说23.976已基本上最高了
BIT.RATE.......: 11.2 Mbps >>> 比特率, 以高清来说十多 Mbps 差不多
RESOLUTION.....: 1920 x 1080 >>> Frame Size 分辨率, 这里不代表是 1080p, 或可以是1080i
ASPECT.RATIO...: 16/9 >>> 画面比例, 16:9 = 1.778:1
AUDIO BITRATE: DTS 5.1 48.0 KHz 768 Kbps Chinese >>> 音频比特率, 以音频编码如DTS, DOLBY等为主要考虑
--------------------------------------------------------------------------------

有时同一套电影有不同大小, 需要看以上内容
- Frame Rate 要高, 画面流畅
- Frame Size 大家都懂啦, 你要1080, 720p....
- Bit Rate 有分来自综合, 视频和音频; 综合= 视频+音频, 所以要去看视频的Bit Rate 来比较
- Duration / Run Time 基本上编写都来自同一源视频, 除非有些加长版, 否则都一样
- 档案大 Bit Rate 一定高, 因为 档案大小 = 总 Bit Rate x 时间, 要留意档大有时候只是多带了音轨, 例如一套 13 GB 和 15 GB 的Titanic, 视频可能一样, 是後者带多了两个俄语音轨.
- 最终画面质数还需要看压缩质量

F. 3D 音频有分多种? 什麽是音频: DTS / DTS-HD / DTS-HD Master / Dolby Digital / Dolby True HD?

事实上环回立体声就基本3D….! D友们想买功放音响配3D电视, 其实 "支援3D" 主要是 "Pass Through” 功能, 代表原盘(蓝光碟)视频+音频通过功放时, 功放只处理音频, 视频是 “通过” 罢了. 要留意这不能缺少, 否则原盘两层(1920x1080)影像可能不可以同步“通过”功放传到电视.

个人建议: 基本上支援HDMI 1.4都没问题, 只支援HDMI 1.3b就有在买时特别留意.

其实一片蓝光片子有很大的容量都去了音频, 例如一张ISO 45GB的演唱会片子, 有3个个音轨
- 下载原盘 ISO = 45 GB
- 下载原盘主内容连全音轨(边播片子边录但没有主选单) ts 文件 ~ 44GB
- 下载视频压缩成1080p(h.264)再加一种音轨(DTS.HD.MA)後 ~ 20GB
- 下载视频压缩成1080p(h.264)再加一种音轨(DTS.HD)後 ~ 18GB
- 下载视频压缩成1080p(h.264)再加一种音轨(LPCM)後 ~ 18GB
- 下载视频压缩成1080p(h.264)再加一种音轨(DTS)後 ~ 13GB
- 下载视频压缩成720p(h.264)再加一种音轨(DTS)後 ~ 8GB

以上例子是想带出一个问题: 我该选那一种????

<定义>::
- 原音代表没压缩过的LPCM
- 源音代表源音轨.... DTS-HD就DTS-HD
- 播放器代表蓝光机 / HTPC
- 播放器解码代表把DTS-HD / DOLBY TRUEHD 转成LPCM
- 扩音机解码代表把DTS-HD / DOLBY TRUEHD 直接输到扬声器

<扬声器> 2.1, 5.1, 6.1, 7.1, 9.1…???

基本上是扬声器数量
- 用电视出声音: 基本上就是2.0 (两个扬声器在电视左右)
- 用小型左右+低音Hi Fi 或者 Sound bar + 低音就是2.1  (两个扬声器+低音)
- 用扬声器到 前左右(主背境音) + 後左右(环回Surround) + 中置 (人声) + 低音就是5.1
- 用扬声器到 前左右(主背境音) + 後左右(环回Surround) + 中置 (人声) + 中间左右 + 低音就是7.1
巿面上大多支援 5.1/6.1/7.1, 见过最高的音轨是7.1, 见过最高音轨支持的扬声器是9.1.

<解码> 常看见Dolby, DTS, LPCM, 到底是什麽???

LPCM - 是一种原音(没经压缩也不用解码的音轨) 比一般原始DTS 和 Dolby 好, 基本上大部份扩音机都支援, 早期蓝光片子因为没有HD的解码, 都是用 LPCM 5.1. 暂市市面上最多只见过 LPCM 7.1的片子.
Dolby - 是一种压缩码, 需有解码, 支援到最高7.1. 为了提高质量, 又出了 Dolby True HD, 就算同样 5.1, Dolby True HD 远比 Dolby 好和数据流量大.
DTS - 是一另种压缩码, 需有解码, 支援到最高7.1. 为了提高质量, 又出了 DTS-HD 和更好的 DTS-HD Master, 就算同样 5.1, DTS-HD Master 远比 DTS 好和数据流量大.

注意一点!!!! 光纤数据流量比HDMI小, 所以大概只支援 Dolby / Dolby Digital, DTS 的 5.1 和 LPCM 的 2.1. 如果要传输 DTS Master, Dolby True HD, LPCM 5.1 或者以上的音轨必须通过 HDMI 1.3

<器材解码实例分解>

软解 - 有些播放机有此软件功能, 把DTS HD 和 Dolby True HD解码成LPCM 5.1输出, 但大部份都没有此功能
硬解 - 很少(也很贵)的播放机有此硬配(瞐片)解码功能, 可把DTS HD 7.1 和 Dolby True HD 7.1解码成LPCM 5.1/7.1输出, 效果肯定比软解好, 可是价格很高.

一般播放机有音频输出选择 (以下是大多情况, 或因牌子型号有异)
- Bitstream: / DTS / Dolby原音轨不加工直接输出
- LPCM 5.1 / 5.0 / 7.1 / 7.0 源音轨硬/软解成 LPCM 输出
- LPCM 2.0 / PCM ….. 这代表"没有”解压功能, 但降等输出 (适合连接电视用)

例一: HTPC / 蓝光机 (有DTS HD 和 Dolby True HD解码) 作播放器 > 扩音机 (也有DTS HD 和 Dolby True HD解码) > TV

蓝光机有DTS HD 和 Dolby True HD解码, 它可以把 DTS HD 和 Dolby True HD 解成相对的 LPCM 再输到扩音机, 也可以不解码把源音轨 直接送到扩音机来负责解码. 一般把解码交给扩音机直接输到扬声器

例二: PS3 (有DTS HD 和 Dolby True HD解码) 作播放器 > 扩音机 (也有DTS HD 和 Dolby True HD解码) > TV

PS3是有DTS HD 和 Dolby True HD软解码, 它可以把 DTS HD 和 Dolby True HD 解成 LPCM 5.1 再输到扩音机, 要留意是PS3也可以不解码把源音轨Bitstream 直接(但降低)送到扩音机, 但(DTS-HD / DTS-HD Master降低到DTS; Dolby True HD 降低到 Dolby Digital), 所以用PS3的话必须用它解码……. 索尼心想如果PS3不降低那高价蓝光机没人买…..

例三: HTPC / 蓝光机 (有DTS HD 和 Dolby True HD Read Only 可读不解 ) > 扩音机 (有DTS HD 和 Dolby True HD解码) > TV

蓝光机选 Bitstream / DTS / Dolby  把源音输到扩音机, 交由扩音机负责解码直接输到扬声器

例四: HTPC / 蓝光机 (有DTS HD 和 Dolby True HD Read Only 可读不解 ) > 扩音机 > (有DTS HD 和 Dolby True HD Read Only 可读不解) > TV

蓝光机选 Bitstream / DTS / Dolby 把源音输到扩音机, 交由扩音机负责但解码後会降成 DTS /  Dolby Digital.

例五: (参考实例) 播放器: PS3 连 HDMI / Sony BDP-S485连 HDMI / 电脑 连 光纤 到 YamahaYHT-S400扩音机





解说:
扩音机: Yamaha YHT-S400:有DTS HD 和 Dolby True HD Read Only 可读不解
播放器: PS3选LPCM, 放 DTS HD 和 Dolby True HD 转成 LPCM 5.1
无论 DTS HD / Dolby HD / LPCM 5.1/7.1 都变成 LPCM 5.1

播放器: Sony BDP-S485有DTS HD 和 Dolby True HD Read Only 可读不解, 选 Dolby / DTS 把源音轨不解送到 Yamaha
DTS HD都变成 Dolby Digital
DTS HD 都变成 DTS
LPCM 5.1/7.1 依然是 LPCM 5.1/7.1, 因源音本身不用解就是原音
电脑: 光纤只支援 Dolby  Dolby Digital / DTS / LPCM 2.0, 所以都在Pot Player 选 LPCM 就好.

到了现在… 相信太家都该明白自己到底要怎麽调机器, 也该明白需要什麽音频的档了吧
注意: 前面有提到LPCM是不用解码, 所以如果蓝光机可把DTS HD 和 Dolby True HD解码成LPCM 5.1输出, 已经大部份扩音机都可以支援, 毕竟 LPCM 5.1 比 DTS / Dolby Digital 要好.
所以走 HDMI的话, 假如播放机和扩音机都没解, 音轨LPCM就是王道.
如果用电脑作播放器比较难说, 需视乎 Sound Card 是否能解码, 但设定方法和上面大致相同. 如果档源音是DTS HD / DOLBY TRUE HD, 扩音机又解不了, 要用 SOUND CARD 软/硬解成LPCM5.1才保真, 不然就会降成 DTS /  Dolby Digital。
如果扩音机支援DTS HD / DOLBY TRUE HD, 你可在扩音机看到相对编码灯. 如果扩音机只亮着LPCM, 代表播放机已解码, 你需要调一下音卡/播放软件设定.

<顺便说一说 "HDMI Control Function" 和 "Audio Return Channel ARC (音频回流)" 这功能>

HDMI v1.4 支援一条线多於一种讯号, 例如 Audio Return, 乙太网...
HDMI Control Function 需要相连机台全都支援
Audio Retrun 是近两年的机才有有可能有, 例如 3DTV.... (需视乎品牌及型号)

首先要说一下HDMI Control Function, 这是HDMI连机控制方法.

例如: PS3 + Blu Ray > (HDMI) > 扩音机 > (HDMI) > 3DTV

开通了HDMI Control连接後, 当我把 Blu Ray 机 / PS3 开了, 电视频道 和 扩音机 自然会转频道到相应已开机的产品, 你并且只需要用一个遥控操作, 也可以在 HDMI Control 里设定是否一体关机.

再例:
- PS3 (HDMI) > 功放 HDMI"1"
- 蓝光机 (HDMI) > 功放 HDMI"2"
- 功放 (HDMI) > 电视 HDMI "1".

原本在看电视中央台(电视发声音), 其他机都是 "待机"模式 (关机有电连), 我先在直接打开蓝光机碟盘...
- 电视会自动跳台 HDMI "1"
- 功放 会自动开机并跳台 HDMI "2"
- 电视不再有声音, 并由功放出蓝光片子的音频片.
- 电视 / 蓝光机遥控音量大小直接 控制 功放音量

以上为其中一种设定, 实际情况需有根据不同型号而定.

但是上面例子: 功放 (HDMI) 连接 >>> TV, 就是通过功放把视频传送到 TV (Pass Through), 这也是正常途径, 所谓 Audio Return, 其中一个特点就是通过同一条 HDMI线 (v1.4a),
功放 > HDMI (视频) > TV  再加 TV > HDMI (音频) > 功放
就是说只需要一条HDMI, 看片子时功放把视频传去电视, 看广播时电视把音频送去功放

G. 3D外挂字幕

先找个2D字幕, 由于大多资源分离成上下/左右半宽, 原本影片2D字幕要完美显视有两个方法:
1. 用特殊播放软件 (见置顶文)
2. 用3DSubtitle 分离成上下/左右半宽 (以下介绍)

- 用此软件必须先装JAVA! http://www.java.com (感谢凡夫提供技术讯息)
- 免装免费绿色软件, 有更新
- 上下和左右格都支持
- 转好的 3D 字幕 真也有立体感
- 以往有些2D (繁/简体) 出现乱码也能修正
- 以下[ ] 里建议数据是本人五六十次微调後的分享

*** 首先先点图"B"最底的 Check Version 去更新版本 (新版支援繁体中文 srt) 和 字幕颜色***
在 Check Version 旁有个 Save Setting, 就阁下可"save保存" 图B 各样设定, 左右/上下/2D 各有不同设定

以後正常操作如下
<图A>

- 将 2D 字幕放入 "Making" Folder
- 点 3D-Subtitler.exe

<图B>

1- 从图A之"Making" Folder 内点 2D.SRT 档
2- 定义 Output Folder (本人是放回"Making" Folder )
3- 加点 BDSup2Sub.jar (在图A的 Folder 里)
4- 定字型 FONT Type [3D 左右/上下选 Tahoma; 2D 选 Arial Bold]
5- 定字型大小 SIZE [3D 左右/上下选 30; 2D 选 42]
6- 定 Charset subtitle (ie.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 视乎原 srt 而定)
7- 定左右, 上下, 2D
8- 定 Frame Rate [不理]
9- 定 Subtitle Language  [Chinese(zh/zho)]
10- Set Force [Forced]
新版才有 Colour:  选 White (白色)
新版才有 Contrast: 选 Light 250
11- 点 [-3 ]
12- Vertical position: [3D 左右选 920; 3D 上下选 950; 2D 选 915]; Border Thickness:  [3D 左右/上下选 5; 2D 选 8];
13 品质 - [High]
14- 不用理
15- 点Set VobSub
16- 定 720p / 1080p

注: 以上图B为软件更新前, 所以没有颜色设定
注: 以上 [ ] 内的建议设定为本人多番测试微调数据, 如果觉得好可点Save Setting, 阁下也可以自定义

<图C>


1- 例子画面
2- 例子Subtitle
3- 总 subtitle 数量
4- 定16:9/21:9 >>>>>>> 市面上的3D电视都是16:9
5- 检视 Subtitle
6- 开始转

<图D>

完成後打开"Making" Folder
该有四个档....
XXX.idx -------- 完成後字幕
XXX.srt -------- 原本2D字幕
XXX.sub-------- 完成後字幕
XXX.xml-------- 扔到回收箱
以上两个"完成後字幕" (.idx + .sub) 必须共存在电影 Folder 里才能播放

<後结>
如果用potplayer, 建议:
- 例电影名: ABCD.mkv
- 原字幕改名 ABCD.chs (chs 是简体, cht 是繁体)
- 去用3D Subtitle
- 完成後把三个档抄回去与 ABCD.mkv 放同一Folder
- 把其中 ABCD.chs 的原字幕改名为 ABCD (没後面的.chs)
- 只要点视档会自动加载 "完成後字幕", 同时"原字幕"也可保留作备份.

H. 大部份3D视频都是MKV

这主要因为MKV档可通过软件 MKVToolnix 简易內加减音轨字幕, 而且可微调时间而达至同步. 今天下了20Gb视频没国语, 改天合并个国语音轨就可以.

2 个附件 售价 大小 下载 时间

01.jpg 0 金币 46.00K 460 次 2012-10-8

02.jpg 0 金币 45.33K 172 次 2012-10-8

03.jpg 0 金币 41.75K 221 次 2012-10-8

04.jpg 0 金币 10.82K 305 次 2012-10-8

05.jpg 0 金币 41.69K 200 次 2012-10-8

08.jpg 0 金币 54.08K 193 次 2012-10-8

09.jpg 0 金币 7.00K 298 次 2012-10-8

#1楼
发帖时间:2012-10-08 15:41:09   |   回复数:3
中仑成
无名小卒
呵呵,看大家评论如何
2012-12-10 #2楼
屋上无片瓦
江湖小虾
学习了,谢谢分享
2013-1-14 #3楼
wjkvvv
江湖小虾
正在好好学习啊!
2013-3-6 #4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