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炎辉
一代宗师

[时事资讯] 世界人民如何在电影中干仗?

-->

世界人民如何在电影中干仗?

文|你的青春闻起来好香儿

人类历史最早的文明不是希腊,而是埃及。当埃及形成国家时,希腊还处于打家劫舍的海盗时代。希腊史诗《奥德赛》中就有希腊人到埃及去劫掠,最后被埃及军队剿灭的插曲。《角斗士》中,主人公和奴隶们在罗马斗兽场cosply再现扎马战役,这是迦太基名将汉尼拜尔战败的历史战役,他的对手是罗马将领小西庇阿率领的非洲军团。罗马军团南征北战,在北方密林中见识过蛮族日尔曼、撒克逊人的丛林游击战,东征交手过帕提亚等游牧民族的重装骑兵,南下跨过地中海,在北非沙漠领教过法老统治下埃及的战车军团。《角斗士》中的非洲军团,就是明显的埃及军队的战车战法。片中的马拉战车由车长驾驶,车轮轴心上有卷刀,非常残忍的人肉收割机,一位弓箭手在旁向敌人射击。

埃及战车不同于中国春秋时代的战车,中国古代战车车长身两旁各站一名长戈和弓箭手共三人。而古埃及战车除车长外只有一名弓箭手,优势体现在超机动的灵活性,而不是冲撞碾压。其战术是发现,突袭,然后快速撤离敌人攻击范围。来回不断的杀伤消耗敌人,更像闪电战中的古代轻型坦克。北非广阔的沙漠地形是古埃及战车大展拳脚的舞台,雷德利·斯科特的《出埃及记》大约发生在3500年前,片中的埃及军队也以战车为主力。到奥利弗·斯通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波斯时,埃及已在波斯的统治之下,在与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方阵对决的军队中,波斯的战车也有明显的埃及风格。

世界人民如何在电影中干仗?

希腊是城邦制国家,《斯巴达300勇士》中的斯巴达是希腊最勇武的城邦,是完全的军事化奴隶制国家,另一个更著名的城邦是雅典,注重哲学,与斯巴达互相轻视,就像中国的帝都和魔都,片中斯巴达王谈起雅典时便说:那些哲学家和同性恋。希腊是公民社会,公民需自备武器,入伍作战,主要作战形式是希腊重步兵方阵,《斯巴达300勇士》虽然让奴隶主高喊自由的口号,也为了视觉效果和讨好女性观众而让战士们赤膊上阵,大秀肌肉,但也口头表达了希腊人的战术(所有人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不拉不拉不拉)。奥运会起源于希腊,最早的奥运项目掷标枪,掷铁饼,跑马拉松,其实都是军事技术。《特洛伊》中,希腊联邦重步兵左手持青铜盾牌,在靠近敌人三米左右时,猛力把手中长矛掷向敌人,可以轻易刺穿敌人盔甲,然后抽出柳叶式短剑与敌肉搏。

世界人民如何在电影中干仗?

希腊方阵后来被马其顿改进成长枪方阵,方阵步兵手执四米长的长矛,当时没有任何军队能抵挡这种死亡森林的推进,波斯大流士王的百万大军就在这种方阵的冲击下瓦解。但方阵的重大弱点是缺乏速度和灵活,如果敌军骑兵绕到后方就可能完全瓦解,需要轻步兵和骑兵的协同保护。早逝的亚历山大没能来到东方与中国交战是很多历史学家和军迷的遗憾,因为这当时两大文化和军事强国的碰撞,中国的诸子百家与希腊文化的影响融合,很可能造就全新的灿烂文明。

世界人民如何在电影中干仗?

与希腊不同,罗马军团确实到过中国,这只孤军被汉朝收服,影响了西凉马腾军团的作战风格。作为希腊文明的延续,罗马的主力仍是步兵方阵,罗马军团的士兵手持长方型大盾牌,组成龟甲阵,靠近敌军前投掷手中的标枪,然后抽出罗马短剑贴身刺杀。方阵的缓慢弱点也被骑兵、弓箭、弩炮等兵种的配合弥补。电影《角斗士》开头征讨日耳曼蛮族的战斗中,就可以看到这种混合作战,尤其是其中的弩炮给人印象深刻。亚历山大大帝在征战波斯加沙时曾被一架发射长矛的弩炮射伤,而把弩炮运用到颠峰的是罗马,其巨型弩炮在400米外依然可以将敌人的方阵打散,发射的长矛可穿透两三个身穿重甲的敌军,反复命中同一个目标点。面对这样高精度和恐怖的杀伤力。连斯巴达将军阿基达姆斯也只能哀叹:“伟大的赫拉克勒斯啊,自次之后,人类的勇武再无任何价值了!”罗马比希腊强大的原因更在于它的高效严密的军事和政治制度,元老院集合了国家的精英,三权分立使政权稳定,保护各阶级利益,紧急状态下会授予独裁官短暂权力,公民制使被征服的各民族纷纷投靠。既有希腊民主社会的优点,又有其所不具备的高效。被今人视为古代最杰出的政治制度。一位被罗马俘虏的希腊贵族曾经鄙视罗马为野蛮人,但随罗马人征战多年后终于被罗马人所折服,感叹说:和罗马人相比,我们希腊人就是一群可怜的孩子。

世界人民如何在电影中干仗?

西罗马灭亡于蛮族一千年后,东罗马帝国终于也在1453年被征服,征服者是曾被唐朝打败的突厥人建立的奥斯曼土耳其。这场战争被刘慈欣写进了科幻小说《三体3》中,土耳其电影《征服1453》表现这一历史,在战争表现方面水准不错,但故事上十分可笑:土耳其的征服除了雄心壮志外没有任何理由,《三体》里提到的为土耳其造炮的乌尔班被表现为卖国光荣,结尾是奥斯曼人进城后与基督徒其乐融融,进城抢掠三天的历史却闭口不提。君士坦丁堡的城墙极为坚固,但终于被乌尔班大炮轰塌,罗马末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

世界人民如何在电影中干仗?

战争中人类的防御工事不断发展,发射弓弩的塔楼,可倒滚油的机关孔洞,深沟护城河等,在电影《圣女贞德》中有细致描写。攻城的技术也随之发展,面对高大的城墙,除了弩炮、投石车和冲车,要让步兵靠近城池,也出现了移动装载士兵的攻城塔,高度与城池相当。逼近城墙后士兵从塔顶的平台直接跨上城墙,连《指环王》中的魔都军队都爱用。

世界人民如何在电影中干仗?

《斯巴达300勇士》中希腊勇士曾不屑波斯人的箭雨,但很快希腊也开始注重弓箭,西方冷兵器时代的单兵远程武器颠峰是长弓,《勇敢的心》中对英国长弓手的描写比较写实,长弓的射程可达360米,纪录直保持到19世纪,其另一特性在于恐怖的穿透力,近距离发射可穿透10厘米厚的橡木版。飞射而来的箭头发出刺耳尖锐的呼啸声,让人胆颤心惊。战争过后,地面上布满白色的羽箭,如同下雪。

世界人民如何在电影中干仗?

在西方弩又称为十字弓,加上机械装置,射程远且可以短期掌握,在《天国王朝》中客串了一下的,大名鼎鼎的狮心王理查就是被一个小兵用弩射死,以至教皇曾下令禁止基督教世界的战争中使用弩。

骑兵的杀伤力往往在于冲锋的一瞬,骑兵的长矛依靠马的冲力给予敌人致命的刺杀,对付骑兵往往采用重步兵方阵,《指环王》中的魔都军队面对洛汗骑兵冲击也使用此阵,《勇敢的心》中用削尖的长树干击破英国重骑兵的冲锋并不是历史事实,其灵感可能来自于1415年阿金库尔之战,战役中5000英国长弓手在阵地前斜钉上一排2米长两头尖的木桩,利用地形优势大败10000法国重骑兵。法国骑士不是被长弓手射死,就是撞上木桩,落入英军阵中被杀,最后法国死亡和被俘将近5000多贵族骑士与侍从武士,英国只损失大约400多人。

世界人民如何在电影中干仗?

在使用骑兵方面,西方远不如东方游牧民族,匈奴和蒙古更多采用轻骑兵在远距离射杀敌人,将欧洲的重甲骑士打得七零八落。蒙古军队的破坏力给欧洲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指环王》中魔多军队的很多武器、战法都是在影射历史上的蒙古,比如那个用投石机把把人头投进白城里的镜头,就是蒙古的高招。但骑兵的优势只在平原上,一旦进入山地和丛林就无法发挥,这也是蒙古攻灭南灭时非常困难,又在日本吃了大亏的原因。

火器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方式,日本战国时代,织田信长运用马栅栏和三段射击法大破战国最精锐的武田骑兵。英法战争中法国也是凭借大炮将英国的长弓手打成肉泥。但早期火枪的弱点是射速太慢,所以火枪手常常是和长枪兵混编成方阵。而骑兵甚至到二战前的许多战场仍能取得优势,如《战马》。18世纪,这时的部队已全部装备了上有刺刀的前装滑膛枪,骑兵部队主要负责偷袭迂回包抄,正面压制敌人的责任交给了火炮。战斗时士兵们排成行列,在军号和鼓点的伴奏下整齐的向敌人迈进,等指挥官下令,整排步兵举枪齐射,这种为弥补滑膛枪准确性的战法,需要军队极强的心理素质,电影《最后的莫西干人》的背景,是当时英法殖民扩张摩擦导致的美洲七年战争,在决定两国胜负的亚伯拉罕平原会战中,英军面对180米外法军的前进,法军连续十次射击,已经伤亡四分之一的英军仍旧巍然不动,不发一弹。直到法军逼近到18米,全线的英军才第一次齐射,在震耳欲聋的枪声中,成片的法军被击倒。紧接着英国红衫军熟练的依次交替完成射击,三次毁灭性的齐射让法军死伤1200多人,全线崩溃。“苏格兰高地团”的风笛响起,英军开始挺着刺刀冲锋,法军溃散奔逃,战后一蹶不振,1760年宣布投降。英国此战胜利后更是坚持把这种比拼意志力的排枪战术发扬到底,直到在独立战争中被美洲大陆军以更为灵活的游击运动战术打败,电影《爱国者》中有细致描写。也标志了人类战争的古典时代终于终结。

世界人民如何在电影中干仗?


#1楼
发帖时间:2015-08-16 12:07:11   |   回复数:4
cg07218
一代宗师
感谢楼主分享!支持一下!
2015-8-16 #2楼
sxf0611
小有名气
感谢楼主分享
2015-8-16 #3楼
ALLEN820213
隐世仙人♂
感谢楼主分享!!!
2015-8-16 #4楼
zk13145201
一代宗师
谢谢楼主分享####
2015-8-17 #5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