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炎辉
一代宗师

[时事资讯] 永历帝的举动证明:明朝更加开放,远非清朝能比

-->

相信很多人应该知道清朝乾隆年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政府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开拓中国市场。而此时的清朝正处于康乾盛世的末期,由于乾隆晚年昏庸,这个时候的清朝已走下坡路,不仅时有叛乱,还经常会发生饥荒。

而马戛尔尼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搜集中国的情报,而这些情报给了后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但是这个时候的乾隆还处于天朝上国的幻想中,不肯开放市场,接受新事物,还是很一味闭关锁国。导致了清朝错过了最好的追赶世界的机会。

为了能够与东方大国中国通商,英国使团精心准备了礼品,使团乘坐的船只和携带的大批礼物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特意制造的。这艘“狮子号”炮舰,装有64门大炮,是当时英国第一流的军舰。使团携带的礼物除一部分是投中国皇帝之所好外,更多的是为了显示英国的科学技术和国力。

英国人还想把他们最新的发明介绍给中国,如蒸气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并猜想准会让好学的中国人感到惊奇而高兴的(这个时候的英国人还把皇帝当作是明朝人)。英王还特意赠送了当时英国规模最大并装备有110门大口径火炮的“君主号”战舰模型。他们只是想暗示64门火炮的“狮子”号在英国强大的海军舰队是微不足道的,英国海军很强大,以引起清朝的注意。

永历帝的举动证明:明朝更加开放,远非清朝能比

英国人在礼单中还专门提及了“榴弹炮、迫击炮”以及手提武器如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他们想,这些东西可能会引起中国军官们的兴趣,但后来让英国人大失所望的是,清朝的文臣武将绝大多数都是文人出身,他们对此不感兴趣。在他们看来,这些洋人的东西,不过是些无用的奇技淫巧罢了。

在八国联军洗劫圆明园的时候,还发现了马戛尔尼使团送来的武器,还完好无损,只是从来没用过,可见清朝自大到什么程度。

但是在100多年前,明末清初的是时候,在南明的最后几十年中,南明政权曾希望借助于天主教的力量,弘光帝就曾派人去澳门搬兵求援,而永历帝作为南明政权最后一个即帝位的人也曾如此。

1646年,澳门葡萄牙当局发兵300人、携大炮数门前来助战,一时使南明收复了不少失地。为了感谢传教士,1648年永历帝家族皆入天主教,同时宫中受洗的还有嫔妃50人,大员40人,太监无数。其嫡母王太后、妻子王皇后、太子慈炫都进行过洗礼,但永历帝本人则并未受洗。

1648年10月再度危机,永历帝再次派人赴澳门求援,澳门的葡萄牙当局仅以火枪百枝相助,显得微不足道。于是,王太后又决定派使臣陈安德与传教士卜弥格直接赴罗马向教宗求援。她在致罗马教宗的书信中诚恳地祈求“天主保祐我国中兴太平”,并希望教廷“多送耶稣会士来”中国“广传圣教”。此书信历时两年之久方才抵达。而当卜弥格携教宗复书返回抵交趾(安南)时,已经是1658年8月,南明政权已经濒于瓦解,教宗的回信最终亦未能送到永历帝之手。

永历帝的举动证明:明朝更加开放,远非清朝能比

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永历帝并不是什么英主,顾诚曾经评价永历帝:“朱由榔遇事毫无主见,用人又不当,实在承担不起中兴重任。但是永历帝全继承了明朝的基因,能够接受外来事物,当然外来事物要比明朝本国的先进。

相反,乾隆皇帝是大家公认的英明神武的皇帝,被誉为千古一帝,但是对待外国使团是多么的傲慢,根本就去了解和学习,导致了清朝末年的被压迫被侵略的屈辱历史。


#1楼
发帖时间:2015-08-15 12:07:12   |   回复数:7
ALLEN820213
隐世仙人♂
感谢楼主分享!!!
2015-8-15 #2楼
cg07218
一代宗师
感谢楼主分享!支持一下!
2015-8-15 #3楼
zk13145201
一代宗师
谢谢楼主发布~~~顶个~~
2015-8-15 #4楼
ChrisC324
武林盟主
感谢楼主分享!!!
2015-8-15 #5楼
ditintie
一派掌门
感谢楼主分享!支持
2015-8-15 #6楼
xba86
武林高手
感谢楼主分享
2015-8-15 #7楼
s3364500
一代宗师
感谢分享~~~~
2015-8-16 #8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