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炎辉
一代宗师

[时事资讯] 英雄难做:教科书上的英雄事迹是真是假?

-->

现实生活中,英雄并不好当。这里说的当然不是勇武过人的领导者身份,而是那些为了理想、信仰、他人愿意牺牲自己,忍受漠视、误会,乃至人生极大苦难的人。

比如袁崇焕,抗清英雄,却被他保护的民众当成汉奸,食其血肉;杨子荣,特级侦察员,牺牲后被家乡人民当成土匪;

这些英雄,因为他们的遭遇往往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形象变得高大,但模糊。让人疑惑不已:书上说的到底是真实存在,还是经过加工,真假难辨。英雄难做,是什么让他们为此献身,并不言悔?

死于3543刀的袁崇焕

英雄难做:教科书上的英雄事迹是真是假?

图为袁崇焕画像

最冤的英雄,袁崇焕当之无愧。他原来是个读书人,进士出身,但“好谈兵”,就自荐去边关当武将,镇守宁远。袁崇焕在军事上很有天分,没多久就打了2场大胜仗宁远、宁锦大捷。不过他和大太监魏忠贤关系极差,被弹劾,只能自己辞职。

不过崇祯帝朱由检上位后,重新启用袁崇焕,任命他当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并且还兼督登、莱、天津军务。袁崇焕表态,计划在5年内收复辽东。

为什么这样一个英雄会被称为汉奸呢?当时已是明末,后金皇太极率领八旗大军对北京虎视眈眈。崇祯二年(1629年),发生“己巳之变”,袁崇焕千里救援,把皇太极挡在北京广渠门外。皇太极不甘失败,使用反间计,骗大太监杨春、王成德“袁崇焕与皇太极已有密约,要合谋攻取北京”。

于是崇祯皇帝召袁崇焕“议军饷” “逮督师袁崇焕于狱。”,袁崇焕被抓后,京城流传他是个汉奸卖国贼,百姓都切齿痛恨。明崇祯三年(1630年)8月16日,袁崇焕遭受磔刑(凌迟)而死。《大明律》规定,凌迟最重之刑,要刮3543刀。据说京城百姓还从刽子手手中买下袁崇焕的肉,就着烈酒生吃,直至“血流齿颊间”才觉解恨。

袁崇焕死时被当作可耻的卖国贼,直到死后152年才得以平反。当时乾隆皇帝看《明史》,公开说袁崇焕“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昏政暗,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从此时起,袁崇焕才卸下了卖国贼的枷锁,只是英雄已死,而他死后,明朝“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周恩来下令解开杨子荣身世之谜,曾被人当成土匪

英雄难做:教科书上的英雄事迹是真是假?

图为杨子荣最后一张照片

《智取威虎山》红遍全国后,1966年,海林县曾派调查组,到胶东寻找杨子荣。走访3个多月,翻阅3000多份失踪军人档案,无功而返。

1969年初,周恩来总理陪同美国艺术代表团团长詹姆斯,在中南海看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詹姆斯称赞这是“东方佐罗”,并提出想见一见。周总理当场指示,设法找到杨子荣及其家属。

根据战友提供的线索,调查组确定杨子荣是山东烟台人,小说《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提醒“子荣同志改名参军的可能性很大”。后来,曲波又在部队档案室里发现一张集体合照,是1946年二团表彰战斗模范大会上的纪念照,正中戴大红花的正是杨子荣。这是杨子荣生前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

通过照片,调查组确定了杨子荣的真实身份。杨子荣原名杨宗贵,以字代名加入八路军。参军后随部队去了东北剿匪。当时他在东北经常化装侦察,被家乡人看到过,认为他当了土匪。村里为此取消了杨宗贵家的军属待遇。

杨宗贵参加八路军时,媳妇许万亮已经有了身孕,生下一个女儿。但由于长期音讯不通,加上女儿夭折,在背上土匪家属黑锅后,许万亮忧思成疾,得了肺结核,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临死前都不相信杨宗贵会当土匪。而杨宗贵母亲宋云芝花了10年时间不停上访,终于拿到 “失踪军人通知书”和“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証”。

1974年,宋云芝去世,最终没有等到杨宗贵的消息,也不知道样板戏里的那个杨子荣,就是她误被当成土匪的儿子。对家人来说,这个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并未带来赞誉,而是眼泪和痛苦。但在牺牲的许多无名英雄中,杨子荣并没有被忘记。

英雄难做,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历史得以还原,英雄不再无名。


#1楼
发帖时间:2015-08-14 12:01:24   |   回复数:5
幸福的时光
一派掌门
像我们雷锋同学,在人家都熄灯睡觉时,自己还拿手电筒看书。拿个板手修车,那轮胎上面的档泥板上有镙丝?再说我丘少云同学,趴在四周全着火的草堆里一声不坑?你打仗,你身上子弹,手榴弹哪儿去了?都烧不炸的?
2015-8-14 #2楼
cg07218
一代宗师
感谢楼主分享!支持一下!
2015-8-14 #3楼
ALLEN820213
隐世仙人♂
感谢楼主分享!!!
2015-8-14 #4楼
剪子石頭布
武林盟主
谢谢楼主分享@《》@
2015-8-14 #5楼
zk13145201
一代宗师
谢谢楼主分享~~~~
2015-8-14 #6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