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炎辉
一代宗师

[时事资讯] 汉宣帝:一劳永逸解决匈奴和西羌

-->

汉朝自建国以来,便不得不面对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所以自刘邦起就汉朝的皇帝就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汉高祖刘邦采用了和亲,这也是大部分的汉朝皇帝采用的方法,因为大部分皇帝都没有汉武帝那样的实力,汉武帝采用的是打,一直打到匈奴求和,而大家不了解的汉宣帝则是采用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当然还有计谋一举解决了匈奴和西羌的问题。

刘询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 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

巫蛊之祸,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 ,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 。元平元年(前74)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于同年7月继位,时年十七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 。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

汉宣帝:一劳永逸解决匈奴和西羌

由于刘询幼年遭遇变故,长期生活在民间,因此对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 ,这对他的施政有直接影响。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他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并重视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在对外关系上,刘询于本始二年(前72年)曾联合乌孙打击匈奴,设置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城各国,使天山南北这一广袤地区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政权。

降服匈奴

汉宣帝重新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就是为了管理西域,公元元前60年,匈奴内讧,其在西域地区的统治者——日逐王归附汉朝,西域成为汉朝的势力范围,原来日逐王在西域设立的僮仆都尉一职被汉朝设置的西域都护一职代替,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史料记载郑吉“既破车师,降日逐,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曰‘都护’。”

除了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在打击匈奴上,汉宣帝也采取了和汉武帝一样主动的策略。公元前72年,宣帝即位不久,匈奴就西侵乌孙,乌孙王及嫁给乌孙王的汉公主请求汉朝出兵援助,宣帝毅然选派5位将军率领15万骑兵,合乌孙军队共20万人共击匈奴,这是西汉对匈奴作战中最大规模的一次用兵。第二年,校尉常惠率军攻入匈奴右地,大获全胜,有力地打击了匈奴,造成匈奴在北徙过程中,牲畜民众损失惨重。此后匈奴内讧加剧,五单于争立,后发展至郅支单于与呼韩邪单于两部对立的局面。汉朝乘机扶立呼韩邪单于,并促使他于公元前51年入觐汉宣帝。

此次觐见意义重大,意味着从此匈奴臣服于汉朝了。

大破西羌

西陲之羌,盘踞青、陇,民风剽悍,勇猛好战,策应匈奴,扰我边疆。宣帝遣赵充国讨伐,两年完全平定,因置金城属国安置降羌,也就是西域都护设立的那一年。

赵充国虽年逾七十,仍督兵西陲,挫败羌人进犯。回来以后,三向朝廷上书,详细分析了形势,建议防事变于未然,提出了“以兵屯田”的主张,得到宣帝的赞赏。宣帝因他年老,问他:“派谁去带兵最合适呢?”他回答得很痛快:“再没有比老臣更合适的人选了。”又问:“需要多少人马?”答“百闻不如一见。臣愿立刻去金城(今兰州附近)测看地形,写出方案来。陛下把此事交给我办好了。”他就领骑兵不满万人,迅速出师,巧渡黄河,立稳阵脚,作好战斗准备。到达湟水岸边,羌人多次挑战,他坚守不出,只以威信招降,解散羌人各部落联合的计划。这时,他建议朝廷,屯田湟中(今青海省湟水两岸)作为持久之计,提出亦兵亦农,就地筹粮的办法,可以“因田致谷”,“居民得并作田,不失农业”;“将士坐得必胜之道”;“大费既省,徭役预息”等“十二便”。这对当时支援频繁的战争,减轻人民负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直影响到后世。

作为最高统治者,汉宣帝很有耐心,知人善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他支持赵充国以武力打击和分化瓦解相结合的策略,有效地解决了羌人叛乱的问题,维护了通往西域和中亚的丝绸之路的畅通,使汉朝的仁义在“四夷”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楼
发帖时间:2015-08-14 11:59:37   |   回复数:5
cg07218
一代宗师
感谢楼主分享!支持一下!
2015-8-14 #2楼
ALLEN820213
隐世仙人♂
感谢楼主分享!!!
2015-8-14 #3楼
剪子石頭布
武林盟主
谢谢楼主分享@《》@
2015-8-14 #4楼
zk13145201
一代宗师
谢谢楼主分享~~~~
2015-8-14 #5楼
sunchili
武林高手
世人只知汉武帝
2015-8-14 #6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