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炎辉
一代宗师

[] [时事资讯] “天地玄黄”听着耳熟但你不一定知道其出处

-->

天地玄黄出自《千字文》,这是《千字文》的开头一句话。有俗语云“三五学童围一圈,天地玄黄喊一年”形象地说出了我们的祖先少儿时代学习千字文的场景。但是即使这么学,有一个人近现代著名学者、大文豪依然长大后还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胡适。胡适说,我呀,从五岁开始,就在私塾当中读背写学过千字文,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大学教授都当了十几年了,可是我依然还没弄懂“天地玄黄”这句话的含义。当然了,胡适老先生这话有点夸张,他主要的意思是强调“白话文好学,古代文难懂”,借此推广他的白话文运动。那么这句话究竟是啥意思呢?

实际上,这句话四个字当中,“天、地、黄”都非常好理解,但这中间偏偏加了一个“玄”字,就一下子让整句话变得挺玄机、挺玄妙、挺玄奥,听起来就变得挺玄了。那么这个玄字在这里就解释为一种颜色,什么颜色?其实是青黑色。所以整句话联系起来,就可直译为“天色青黑地色黄”再加上下一句话的“宇宙洪荒”直译为“宇宙混沌全荒凉”,我们就可以理解为是我们的祖先对自然界的老天爷最朴素最原始的认识。那么我们再来深挖这个玄字,它只有青黑色这一种解释吗?当然不是。我在查阅《说文解字》的玄字时,竟然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和千字文的写作过程有关的一个非常生动曲折的故事。




玄字最早出现在《易经》的《坤》卦当中。就是乾坤的坤字,在易经六十四卦中排名第二。那么大家请注意:这个玄字在《易经》《坤》卦之中,出现的词是:天玄地黄。哎,咱们大家一定听出来了,这怎么和千字文当中的天地玄黄这么相像呢?对呀,这就是一个故事:

说这是公元513年十月的一天,千字文的作者周兴嗣应召来拜见他的最高领导梁武帝萧衍。梁武帝说:“我这刚弄了一千个王羲之的字,想给孩子们学习书法用,但是它们,字字不相连,意义不相属,我呢,想把它们串成一首儿童歌谣,要组成词,押上韵,连成篇,有意义,你文化水平高,这个事儿你要办好。”

周兴嗣诺诺应允,躬身而出。可出来后呢,他的脑袋都大了,估计脑门子也冒汗了。他心里想:“不带这么玩的,这不是整我呢吗?我文化水平高,您文化水平也不低呀,(视时间可加“三教同源”)你整不出来的东西让我整,那我找谁整呀?这可咋整呀?”

周兴嗣就这样一边胡思乱想,一边迷迷糊糊,都不知道怎么回的家。他一推家门哪,就直奔书房,连衣服都没来得及脱,把这一千个小字板哗啦一下子抖落到地上,然后,他就趴地那,一个字一个字地对,一个词一个词地拼。就这样,从上午,到中午,又到了晚上的掌灯时分,这小字板哪,铺了满屋地,周兴嗣呢,瞪了满眼眶,想了满脑袋,结果呢,愣是一个词也没写出来!周兴嗣这下可真着急了,他觉得压力太大了,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呀。周光嗣就感到浑身燥热,于是,他无奈地烦闷地站起了身,走到书房的窗户前,一把就推开了窗子。这窗户一开,晚秋的凉风飕飕地就吹了进来,周兴嗣就觉得这脖梗呀,是一阵阵地发凉,就好像是一把钢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周兴嗣悲哀地想呀:如果这千字文真要是写不出来,那么这脖子架钢刀的幻觉八成也就变成现实了。那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呀,违抗他的旨意,那他一生气,自己就得“咔嚓”一下人头落地呀。

周兴嗣正在这越想越怕的时候,突然间,他就听到身后的书桌上有“哗哗”的声音,他扭头一看,原来吧是他书桌上摆放的一本《易经》书,被这外面吹进来的凉风给吹翻了页。周兴嗣眼尖,一眼就看见这书里面有一句话:“天玄地黄”。哎,这话好啊,世界之大莫过于天,万物之博取自于地,如果用它作千字文的开头,那该多有气势呀。想到这里,周兴嗣急转回身,重新又爬在地上,迅速从地上的小字板中,找出了这四个字,把它们摆在一起。他是这么摆的“天地玄黄。”哎,为啥和《易经》书里的不一样呀?对呀,周兴嗣也琢磨,我不能抄袭呀,我贵为皇帝秘书,这么高的身份,如果抄袭,那多让大家耻笑、多没面子呀。我得创新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呀。紧接着,周兴嗣就开始写宇宙、日月、辰宿、寒暑、秋冬等等,就这样,千字文的开头就出来了。“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写得非常的有气势。那么大家发现没发现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原来他写的这些呀,都是与天有关的、天文方面的知识。周兴嗣写完了天,紧接着就开始写地了。金生丽水,玉出昆冈,黄金产自金沙江,白玉出在昆仑岗。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我们的伟大祖国自古以来就物产丰富、地大物博。天地都写完了,下一步写什么呢?当然就是写人了,龙师火帝,鸟官人皇,直译过来就是说伏羲龙师神农帝,少昊鸟官古人皇。周兴嗣在这里提到了几位优秀的祖先人物,伏羲氏、神农氏、少昊皇帝等,都是我们开天辟地的,做出过丰功伟绩的古代英雄。紧接着,周兴嗣就开始写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自身修养等等。

此时的周兴嗣,那是才思泉涌,行动敏捷,精神抖擞,他觉得他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位沙场点兵的大将军,而他指挥的那一千个字的兵将,那是横成行竖成列整齐地排列着,那个顺溜劲就甭提了。又过了一阵,天就大亮了,周兴嗣真的在一夜之间、真的在不足24小时之内,就写成了这篇《千字文》。那真是非常神奇、匪夷所思、如有神助。第二天一上早朝,周兴嗣就把这写成的千字文面呈给了梁武皇帝萧衍。这萧衍皇帝呀那是从头至尾,认真看后、沉默良久,最后憋出一个字来“好”!“verygood”!梁武帝看后呀非常高兴,他觉得他这个人选得太对了,他觉得他这个事办得太好了。他立即下旨:对周兴嗣大加封赏:赏钱,黄金一千两!加官,直接把周兴嗣从市长级的员外郎,连升三级,加封到省长级的给事中。再看这个周兴嗣,那是一夜成名、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名噪一时、一举成名天下知,一下子就火起来了。但是,我们换另一个角度再来看一下,周兴嗣的这个钱和官来得容易吗?据古书《太平广记》记载:“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就是说,仅仅在这一夜之间,周兴嗣写千字文累得那是滿头青丝变成皓雪白发,这一宿把他折磨的,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竭尽全力,用尽了全部的心思,结果第二天早上一起来,他的黑头发黑胡须,一下子就变成了花白了,那场面简直是太震憾了。而且从那以后,他的身体一直不是太好,用脑过度,健康透支,仅仅过了六年就离开了人世,他去世的时候年仅52岁,英年早逝,非常可惜。从那以后,千字文也就成了千古奇文,周兴嗣也成了千古奇人。

以上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怎么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一是要借鉴,二是要有积累。正像爱因斯坦所讲的“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大脑”。像周兴嗣这么长期积累、妙手偶得地写,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当然了,上面故事中的一夜白头不是正史的记载,只是一个民间传说,所以不要害怕,正如孔子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楼
发帖时间:2015-03-17 15:12:30   |   回复数:1
ALLEN820213
隐世仙人♂
感谢楼主分享!!!
2015-3-18 #2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