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一下
江湖小虾

[] 最环保的非洲国度卢旺达 宁静有序以致远

-->

卢旺达号称“千丘之国”,这个被绿色环绕的国度,风景如诗如画。很多去过卢旺达的人都评价说卢旺达在非洲大陆是独一无二:北部有火山和热带丛林,还有的地区则散布着秀丽的山谷、湖泊等。

卢旺达

  20年前,我曾因工作关系曾走访过卢旺达,如今再次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放眼望去一片碧绿,让人心境豁然开朗,当年的街头巷尾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乡村街边出售的蔬果五颜六色

  整齐洁净,获得“人居奖”

  经过两个小时的短途飞行,我从埃塞俄比亚抵达卢旺达的首都基加利。这里的机场不大,属于小巧玲珑型。没一会儿,接我的两位朋友便笑吟吟地迎上来。看到我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其中一位马上提醒说:“卢旺达人的环保意识很强,入境者不许带塑料袋,赶快处理掉,否则有可能挨罚!”我一边把兜子里的东西倒出来,一边在想:这么小的国家竟然有这么强的环保意识,连塑料袋都不许用,真不简单。

  之后才知道,卢旺达从4年前就开始“限塑令”了。据说有个别超市偷偷提供塑料袋,结果被顾客举报,只得关门了事。前段时间,卢旺达总统还签署了法律,彻底禁止人们使用塑料袋,违者将被处以6~12个月的监禁,或者10万到50万卢法郎(1美元约合550卢郎)的罚款。实际上,非洲国家中执行限塑令的不止卢旺达一个,南非、肯尼亚等国也有过类似的规定。但比较起来,卢旺达是执行得最坚决,效果也最明显。

  经历了大屠杀后的卢旺达人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宁,誓把卢旺达建成“非洲的瑞士”。基加利给人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卫生状况:街道整齐洁净、规划有序。

放眼望去,卢旺达很多地方都是一片碧绿,让人心境豁然开朗

  首都基加利三面环山,整座城市坐落在海拔1500米的八个山头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基加利的人口已经从1960年的6000人现已发展到100多万。蜿蜒起伏的马路纵横交错,把基加利市区的八个山头连成一体。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几乎每个山头都有一个圆形大花坛,有的矗立着雕像,有的配有漂亮的喷水池,通往各区段的路向周边辐射,乘直升机俯瞰全景一定可以大饱眼福。

  除首都之外我也驱车到卢旺达的农村去过多次。令人意外的是,那里同样也很干净。这一点在我去过的非洲20多个国家中比较少见。据说在卢旺达农村,如果自家门前的卫生不过关,会有人专门替你打扫,不过费用要自己掏腰包。

  一个卢旺达高官曾这样对我说:卢旺达地少人多,比较贫穷,没有什么资源,也没有什么可以向世人展示的东西,但把国家打扫得干干净净,让来卢旺达的人觉得心旷神怡,这个我们可以做到。为达到这一目标,卢旺达人下了不少功夫:从早到晚都能看见城市保洁人员的身影,他们或挥舞手中的扫把不停地清扫,或穿梭于花坛草坪之中,不停地装点、美化,基加利终于赢得了2008年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

  摩的和“自的”自由穿梭  卢旺达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有往来穿梭于城乡的摩的和“自的”(即自行车载客)。卢旺达人外出除了乘坐小公共、出租外,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摩的和自的。摩的较其他交通车便宜、便捷,在基加利同一个山头乘坐出租要2000卢法郎,而乘坐摩的只要200卢法郎,转到另外一个山头乘出租要另加500卢法郎,而摩的只加100卢法郎。这里的汽车限速行驶,关键路段都有减速坡限速,交警十分敬业,违章超速罚款逮住决不留情,要么罚款要么没收证件,所以这里行车速度较慢,事故也少,乘坐摩的也较安全。另外,卢旺达人行车礼让,很少有超速、逆行的情况发生。  这里只要你遵守交规,警察都不会随便罚款要钱,但你不遵守规定违章行驶也严惩不贷。这里对车速限制很严,路边警察也多,如果你速度快,前边车辆一般会打左转灯提醒你不能超车,发现远处有警察时会打手势让你慢行。如果前方没有情况,他们也会友好地打开右转灯或打手势让你超车。  但我来后听一个朋友讲,几年以前,某中资公司的一名翻译在基加利乘摩的不幸被撞造成伤残,现在还在跟保险公司索赔。所以现在来基加利的中国人一般都不怎么敢乘坐摩的,加上这里道路坡度大,上坡下坡多给乘客也造成一些心理上的恐惧。摩的载客须经交通部门审查许可,发放统一摩的号服、牌照,驾驶员除自己配戴头盔外,乘客也必须戴头盔。上下摩的都有固定站点,一般都在公共车站附近。(http://www.laomiaotgw.com/)  这里的摩托车大部分来自印度,小部分来自中国,印度摩托车价格便宜,但质量不过关,中国摩托应该还有很大的竞争余地。  卢旺达大屠杀后经济复苏较快,GDP增速每年都在6%以上,在非洲国家名列前五名,但由于人口多,列世界最贫穷国家之列,老百姓生活水平仍然很低,坐不起车的人很多,城市、农村到处都能看见成群结队的步行者。  农村的交通除公共汽车外最主要的是自的,中国有些地方叫“二等车”。这种方式非常流行,价格也便宜。农村自行车主要来自印度,大都为加重自行车,主要是载物载人方便,前轮都有保险叉,轮胎较宽,后座配置松软舒适的海绵坐垫。自的装饰华丽、亮眼,已成为目前卢旺达农民出行主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http://www.hytyc.net/)  不兴给小费,严惩官员受贿  许多非洲国家都沿袭了欧洲国家要小费的习惯,无论餐馆、酒店、看车、机场提行李、擦车,只要为你服务了要点小费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我长期在外工作对此也习以为常,所以车里、兜里随时都有零钱备着。到了卢旺达,我先换了一些钢蹦放在车里,以备急需。一年过去了,我车里的钢蹦一分没动,主要是这里不收小费。有次出差住店,我跟往常一样外出前在房间桌子上放了2美元小费,结果回来时原封未动,服务员还过来敲门叮嘱我外出时放好钱财,以免丢失。当然你硬塞给服务生他也不会推辞,只是不像有的国家服务生主动索要。包括卢旺达的文艺演出也不像有的国家演到高潮时,演员拿着草帽或小扫把向客人索要小费。


#1楼
发帖时间:2012-10-12 14:30:49   |   回复数:1
xymzx123
武林高手
感谢分享,支持了。
2012-10-12 #2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