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pig11
武林盟主

[] [视频直击] 奥运会分省奖牌榜里的门道

-->

    这是一张北京会的分省奖牌榜,有人要说了,无聊不无聊啊,不都是中国的吗,还分省再排一次,不嫌累啊。是的,对于一般人来说当然很无聊,但是对于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体育局来说,那可是相当的重要。
  可以设想,如果一家媒体把一个金牌运动员的祖籍搞错了,那它马上会收到地方上的来电要求更正。大家知道,现在地方政府的竞争是很激烈的,用张五常的话说:各地方政府其实就是一家家公司。
  既然是公司,就要做广告的,比如耐克签约刘翔做广告,阿迪签约女排等等;而地方政府则是利用运动员天然的籍贯为自己做广告,因此除了国家的奖励,各地方政府也会送钱送房子给本地出身的获奖运动员,以激励他们多争荣誉,顺便为自己做了广告。
  但是有人可能已经发现了,花钱做广告要讲究性价比,如果签约刘翔只能为耐克带来1000万的收益,那么耐克是不可能花2000万请他的。那么获奖运动员对当地的广告作用,就有那么大么?大家可能都知道刘翔姚明是上海人,但谁还记得陶璐娜是哪个省哪个市的,要知道她作为悉尼会第一枚金牌获得者,当初也很红啊。是的,其实一般金牌获得者,对当地的广告效应微乎其微,根本抵不上地方政府为此花的钱,那它们为什么不惜重金奖赏呢?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了:公司和中国的地方政府还是有区别的:公司的老总要受到诸多制约,不能由着他的性子花钱,而政府也是有制约的,比如美国的政府每花一分钱都要经过议会批准,因此他们不可能拿出多少钱来奖励运动员,因为纳税人不会答应,按说中国的地方政府也有人大制约,也不能乱花钱的,但实际情况大家都知道,因此他们花钱奖运动员,可能没有精确的性价比计算,而是看着大家都这么做,就跟风了,况且那些钱对个人来说不算少,但对一个政府来说也不算什么大事,不为地方做广告,也能为自己长面子嘛。
  如果说地方政府重奖运动员是为了面子工程的弹指一挥,那么地方体育局就是关乎命根子的事了。体育局98年以前叫国家体委,在改革开放前,国家体委只不过是一个不受重视的穷单位,国家体委的办体育宗旨是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即伟人说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要说你能把大众体育搞好,也算是干好了本职工作,但看看中国的基础体育设施与人民身体素质,就知道体委其实像中国的众多国家机关一样,一直是个赋闲的地方,所谓上一天班就是一张报纸一杯茶,我小时候家就住在县体委旁边,他们很多人是领工资不上班的。所以体委的本职工作——搞好大众体育,一直就没怎么做,但另一个职能——实现锦标体育,却是在改革开放后成了体委的主要工作。
  84年会之后,中国上上下下都尝到了甜头,(具体参见《金牌燃烧的岁月》),因此锦标体育开始兴起,就是全国体育工作围绕着如何多拿金牌展开,然后分化为国家层面就是围绕会、省一级就是围绕全运会,这两个体育赛事决定了体育官员的经费、奖金、待遇和职称,1988年汉城会中国惨败,当时的体委主任李梦华在几个月后卸任,与此有很大关系;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后,新疆、山西、安徽、北京体委主任就因成绩不佳而被撤换。
  但是由于中央和地方的关注点不同,就产生了利益冲突。92年之前全运会是在会前一年举行的,后来发现这样不行,因为运动员们在全运会拼尽全力,反而影响了成绩,所以调到了会后一年举行。为了保全运会,地方教练不愿去国家队,甚至有些优秀运动员也被雪藏起来不愿让他去参加会,后来只好出台了应对措施:一枚金牌可以折算成两枚全运会金牌,这样局势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变成了地方纷纷拉关系走后门想送自己的运动员到会。所以地方体育局重奖获奖运动员,其实还是为全运会着想。
  地方体育局拼,只是个前奏,到了主战场全运会,那才是使出浑身解数,18般武艺用全了,为了拿到更多奖牌、积分,可谓不择手段,整个一部人间喜剧,比小品、相声、小说精彩多了,感兴趣的可以搜搜“九运会十大尴尬”、“十运会十大怪”查看。
  总之,全运会夺牌就是指挥棒,它“指哪”地方体育局官员们就“打哪”。
  有人可能这会心里已经打上个大大的问号了:既然如此尽人皆知的荒唐,近乎裸奔,就没人管管吗。这里我要先举个例子大家才好理解:我有位朋友被调到某频道任主编,目标是改造这个弊病缠身的部门,他考察一个月,整改报告几易其稿,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后来终于想明白了:这个频道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才是关键,它的存在本身就是错误,如果不解散它,那么怎样改造都是治标不治本,按下葫芦起了瓢。关于全运会的弊病,上面没少花心思采取手段遏制,但毛病是越改越多,为什么呢,因为全运会根本就不该存在。
  全运会这种花钱却无人关注的赛事,在市场经济国家不可能举办,有人说是的,它本身就是从前苏联移植来的,但我要说它其实也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因为计划经济最讲究科学决策,计算利弊,按计划经济原则全运会也不可能办,所以它纯粹是命令经济的产物。
  其实关于取消全运会的呼声,已经不小了,但这只是民间的一厢情愿,某体育官员看得很透:取消它,还要我们干什么。有人可能想这样回应:就该连你们一块取消了。对啊,锦标体育本就是民间的事,不该是体育部门来管,而你们该管的大众体育却基本不当工作任务,那取消体育部门不是正合适吗。但是有这种想法的人可以参照一下大部制改革:这种所谓精简没减掉几个部委,却搞出个一正十副的部(《国务院组织法》明确规定副部长2-4人)。所以,某些人的饭碗是那么好咂的吗?
  既然一个不该存在的部门非要存在,那它就得“没事找事”呀,不然干晾在那也不好看啊,于是就找了全运会这么件“事”,是个“事”就得有套玩法啊,于是制定了一套按奖牌数赏罚的标准,在那玩得不亦乐乎,却也是自娱自乐。
  有人肯定还有另一个疑问,办全运会钱从哪里来,这可是浪费钱的营生啊,咋还看着有不少地方在抢呢。关于这点,我不想多说,但是你想不通“浪费钱还有人抢”这一点,确实是少见多怪,有的地方把好好的大马路铲了重铺,不是更浪费钱吗,可这样的事鲜见吗?因为不怕没钱,怕没工程。或者换句话说:官爱工程,工程出钱,就这么简单。(
#1楼
发帖时间:2008-08-30 08:50:38   |   回复数:10
游客组